一站式<税收政策>+<园区服务>对接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个人独资 > 个人独资公司

个人所得税节税技巧视频讲解(实时/阐释)

标签:

作者:陈晓丹 发布时间:2022-10-06 15:27:54 点赞:


核心内容: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如何筹划?今天给大家分享“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5种小技巧,一学就会!01差旅费每个月出差,差旅费补贴可以不贴发票,直接填写行程单,补贴这部分避税,在报销的时候直接给到个人。如何妥善处理差旅费和误餐补助的个税...


个人所得税节税技巧视频讲解,实时阐释

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如何筹划?今天给大家分享“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5种小技巧,一学就会!

01差旅费

每个月出差,差旅费补贴可以不贴发票,直接填写行程单,补贴这部分避税,在报销的时候直接给到个人。

如何妥善处理差旅费和误餐补助的个税问题?

1、差旅费问题:

差旅费是非常复杂的事,当前比较明确的是对政府、事业单位有较为明确的标准,对企业没有相应的明确规定,有些地方税务部门也仅仅是参考政府、事业单位做了一些规定,但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所以,一直是困扰财务人员和税务人员的事。企业的差旅费一般采用据实报销、“半包”报销(一般是路费、住宿费据实报销,伙食费按日固定标准报销)和“全包”报销(即按日固定出差费用总费用报销)。

(1)实行据实报销:

能够全部提供真实可靠的合法凭据(如车票、船票、机票等),出差人员就不存在取得个人收入问题。

(2)实行“半包”报销,

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合法凭据部分出差人员就不存在取得个人收入问题。对“包干”补助部分,如果按照国家规定发放的差旅费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应该没有异议;但如果超过国家规定发放标准的,则有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变相发放工资补贴、津贴,计征个人所得税。

(3)实行“全包”报销,

如果按照国家规定发放的差旅费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应该没有异议;但如果超过国家规定发放标准的,则有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变相发放工资补贴、津贴,计征个人所得税。由于对企业差旅费补助标准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或政策依据,在个人所得税管理中明确真实合理的补助不征税,仅仅对利用补助渠道进行变相发放工资性补贴、津贴需要征个税。

为此,容易引起税企的争议。

建议:

企业能够采用据实报销的,就据实报销;

难以据实报销的,企业建立差旅费补助标准(尽可能接近国家规定发放标准)和报销制度,规范报销手续,

只要能够实事求是地有足够的依据表明差旅费补助不是变相发放工资性补贴、津贴,就可以不征税。

2、误餐补助问题

误餐补助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都是采用定额(即每餐补助标准)补助。与企业差旅费补助一样,按照国家规定发放的伙食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但事实上,对企业误餐补助的标准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或政策依据,仅仅原则性规定: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建议:

企业建立误餐补助标准(尽可能接近国家规定发放标准)和补助制度,规范补助手续,只要能够实事求是地有足够的依据表明误餐补助不是变相发放工资性补贴、津贴,就可以不征税。

3、个人(或者部分人)大额发放、人人有份发放、临时性发放差旅费补助或者误餐补助,就很容易被认定为以差旅费补助或者误餐补助名义变相发放工资性补贴、津贴,就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节税技巧视频讲解,实时阐释

02大笔收入分批拿

我们公司聘请高校教师业余时间在我们企业兼职做项目,项目完成后一次取得劳务报酬30000元整。

他如果一次性申报纳税,则应纳税所得额:30000-30000×20%=24000元

应纳税额:24000×20%×(1+0.5)-2000=5200元

而如果与企业协商,分两个月支付两次,

则每次应纳税额=(15000-15000×20%)×20%=2400元,

总计纳税额为4800元。

两者相比,节约400元。

点评: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劳务报酬所得按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但对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一次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税额,加征5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这样计算后再减去2000的速算扣除数就是该教师的应纳税额。对劳务报酬所得征税以次数为标准。可见,纳税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将所得分摊,增加扣除次数,就能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收支出。

个人所得税节税技巧视频讲解,实时阐释

03提高福利降低个税

可以与高管达成协议,将年薪降低为80万,同时给高管提供一套现房和一辆车供使用。此外,鉴于该公司员工以技术性员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对较长等特点,又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粗略计算,该公司高管因此起码少缴40%的个税。

点评:

增加薪金收入能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资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减少。

因此想办法降低名义收入,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这样了消费需求,又可少缴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节税技巧视频讲解,实时阐释

04劳务报酬工资化

私企老板一开始没有与这家公司签任何合同,则6000元作为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6000-800)×20%=1080元。建议他与该公司建立雇佣关系,则6000元加上专项附加扣除无需缴纳个税。

个人所得税节税技巧视频讲解,实时阐释

05削峰平谷法

推荐阅读

    1.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申请一般纳税人约谈)

    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申请一般纳税人约谈)1.2调试费:指为销售企业产品而发生的直接调试费用。有关还本付小规模纳税人填表息和担保方式等重要事项都在信托契约中予以规定。对于制造企业来讲,就是销售收入减去对应商品的生产成本。2...

    2022-01-21<作者: 程爱涵>

    2.个税税收返还政策(今日/分析)

    最近几年,董明珠一直在建议相关部门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因为5000元实在太低了。很多人工资本来就不高,还要再交个人所得税,这让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每个人都知道交税光荣,可是有的人全家只有一个人赚钱,一个月工资8000元,每...

    2022-10-06<作者: 刘兴良>

    3.工程款公转私要交税吗

    工程款公转私要交税吗1.其中明确,2021增值税论文财政理论论文税务风险论文个体税收论文审计研究论文税收政策论文财政政电费电损税率策论文税收筹划论文乡镇财政论文纳税论文财政学论文税制论文自5月1日营改增试点改革工作在服装...

    2022-02-20<作者: 周增好>

    4.独资责任有限公司税收(武汉注册个人独资企业税收政策)

    独资责任有限公司税收(武汉注册个人独资企业税收政策)1.如今河南省电子税务局运行平稳。90%以上的申请涉税事项、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网办理,这两年的各项税款都催得很紧,以及办理系统内相关证件的金茂独资的房子审...

    2021-10-09<作者: 何旭鲲>

    5.销售环节的纳税筹划,销售公司税务筹划

    将租赁方法变化为库房服务项目开展税收计划。导致技术服务款项不能及时回收,以代储代销合同或协议为例,普遍认为企业在取得供货方的仓储费。服务费,但是道然企服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其他的企业所不能媲美的!。提升了公司的负税,二种是...

    2022-05-24<作者: 罗庆连>

相关文章

    1.慕尼黑机场免税店攻略(慕尼黑免税店攻略)CWU

    做为欧洲地区第一个五星级飞机场,德国慕尼黑机场(MUC)不但是联接五湖四海的核心区,并且用心为旅客打造出一流的购物服务自然环境。2017年,德国慕尼黑机场第十次荣获航空货运评分机构Skytrax评比的本年度全世界最好飞机场排名榜中“欧...

    2022-05-14<作者: 刘信宁>

    2.房山个人独资公司税收(个人独资需要变更股权吗)

    房山个人独资公司税收(个人独资需要变更股权吗)1.保险机构所在地的地方税务机关是指保个人独资企业家庭生活险机构缴纳营业税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世园会期间及筹备期,要定期召开由世园会执委会、参展企业和税务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2021-10-20<作者: 何欣>

    3.企业收到的税费返还数据统计(各项税费返还占比)

    对其温室气体源和汇的盘查及相关活动数据的收集。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基金认购采用“金额认购。除应交税费外的负债类科目余额一并纳入侧袋账户、本集团持有的金融负债按未折现剩余合同义务的到期期限分析如下...

    2022-05-21<作者: 农雨>

    4.平度个人独资公司(个人独资公司怎么注册流程)

    平度个人独资公司(个人独资公司怎么注册流程)1.鼓励培训下岗职工,对社会各类培训中心利用现有条件,法人独资和个人独资通过竞争方式,为本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举办再就业培训,经市财政、市税务机关批什么情况下独资企业准,其培训费收入...

    2021-10-16<作者: 高浩凯>

    5.前男友面膜免税店价格(前男友面膜多少钱)BYM

    想要快速拯救疲惫/晒伤的肌肤算是最简单便捷粗暴的方法之一了走红毯前的贝嫂走秀前的大表姐以及参加前男友婚礼前的我这张老脸我想只有天价SKⅡ才能挽回但钱包着实烧不起好用的急救面膜寥寥无几因特殊成分和功效最重要是达到立...

    2022-05-14<作者: 胡柏升>